一個觀念,改變你的筆記習慣

吳明倫 MingLun Wu
4 min readMay 5, 2020

--

Photo by Cathryn Lavery on Unsplash

抽屜深處的筆記本

從這一兩年開始,當你踏進書局,應該很容易看到這種書:「成功人士這樣做筆記!」、「3分鐘學會子彈筆記法」、「東大學生這樣做筆記」,如果稍微翻閱,裡面通常會有精美的筆記範例,各種箭頭、圖表,讓你覺得原來這就是成功的筆記。於是你走到筆記本區挑了一本筆記本,然後回到家裡試著寫上兩頁...

然後就沒有然後了!

你的筆記本安穩的躺在書桌的抽屜,直到下次你又買了一本筆記本回來。這樣的無限循環,可能是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能擁有成功的筆記、但我們從國小到出社會,從來沒有學習該如何做筆記

到目前為止好像還沒關於文章主題的內容?別擔心,這不是騙點閱的內容農場,我想分享的觀念是:

筆記的精華在紀錄你的主觀想法、而非整理好的資訊

日記的魔力

如果你平時已經有做筆記、寫手帳的習慣,回去翻閱自己所做的筆記的次數高嗎? 我以前常常做了很多筆記,但卻從來不會回去翻閱,所記錄的資訊也因此失去了意義。

什麼樣的筆記會讓人想看? 什麼樣的不會?

筆記如果沒有加上自己的想法,再怎麼精簡,都只是教科書的簡化版而已

如同補習班的考前大補帖,把所有章節的資訊都濃縮成少少的重點,但是如果打開筆記本只是要看教科書的簡化版,那幹嘛不直接去看書就好?

相較之下,當整理書桌時在抽屜翻到塵封已久的日記,常常在翻閱的過程沈迷其中,為什麼? 因為日記中寫的是自己的主觀感受,在看這些內容的過程中,我們特別容易有共鳴、甚至會陷入過去的回憶中。

閱讀主觀感受時,最能讓人產生共鳴、身歷其境地感受特定時刻的記憶。

嘗試附加主觀想法

從日記中發現主觀想法的妙用後,我試著將在筆記中加入主觀的想法,發現對於提升我筆記的「回閱率」有很顯著的效果!

在前田裕二所寫的「筆記的魔力」這本書中,其實也有提到類似的概念:

這個概念就是: 試著改變做筆記時以「頁」為單位的模式,改成如上圖所示,以「面」做為一則筆記的單位:

  • 左側撰寫「客觀事實」:

這區塊的目的是整理資訊,可以透過流程圖、表格等方式將原先繁瑣、多樣化的資訊有系統的統整。

  • 右側撰寫主觀想法

針對左側的客觀事實,可以在此區塊加上個人的想法,這些想法可以是「規劃可行的方向」、「單純抒發情緒」,甚至是「表情符號」。

我在筆記中加入這些主觀想法後,深刻地感受到筆記從「整理過的資料」轉變為「心血的結晶」,在翻閱過往筆記的過程中,有兩個好處:

  1. 主觀想法結合客觀事實,能讓你在重複閱讀筆記時,身歷其境地回到撰寫筆記的現場,這對於回復記憶很有幫助。
  2. 主觀想法的累積,能讓你回過頭了解自己的思考軌跡,持續紀錄自己的成長及轉變。這部分的內容我在先前的文章中有稍微提到,有興趣的夥伴不妨順道閱讀:

妥善選擇筆記的內容

除了在筆記中加入主觀想法,適當的篩選筆記的內容也會影響「筆記的良率」。

我在大學時,大考前習慣拿出課本及筆記本,「期許」在準備的過程中把每一個章節的內容、重點抄在筆記本上,但是大學四年來,從來沒有一次是真正做完考試內容的筆記。

我最後得到的結論是: 把所有重點整理到筆記本,對於你的理解並沒有幫助。 反而因為想要把每一個章節的重點都記錄到筆記本上,所以在已經很熟悉的章節,費了許多心力整理早已了解的重點。等到進入進階章節時,你的專注力早已消耗殆盡。

個人筆記的目標讀者是「未來某一個時刻的自己」,沒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什麼樣的內容是你所需要紀錄的:某些內容或許只需隻字片語帶過,某些資訊你則應該要用心思考如何整理。

我心目中的好筆記,並不是排版精簡、插圖優美,而是能吸引自己重新閱讀,在每次閱讀的過程中重新思考,將新的想法繼續記錄下來,如此週而復始,透過筆記幫助自己成長,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
在筆記中加入主觀想法,讓我的筆記有了很不一樣的樣貌,如果有機會,希望你也能試試! 如果你也有一套自己的筆記心得,也很歡迎你跟我分享!

--

--

吳明倫 MingLun Wu

筆記控 / 攝影者 / Data Engineer | 希望能靠著筆記提升忽高忽低的生產力 | 技術筆記 @ minglunw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