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焦慮,主動留一點時間給自己思考

--

七星山 / 臺北

踏入職場後,我一直有很深的焦慮感。

沒有具體的原因,但常覺得跟學生時期相比,沒有辦法好好地肯定自己。

心中模糊的尺度

在學生時期,能以「分數」來量化學生的價值,只要衝高「分數」,你身為「學生」的價值或許不是最棒,但至少不會太差。

離開學校後,再也沒有這項指標,大部分的人都要重新學習「肯定自己」。

少了「分數」後,該怎麼量化自己的表現? 有些人選擇「薪水」、「職稱」、「伴侶」,有些人則是「不知道」。

不知道怎麼量化自己的生活,自然也無法量化自己的努力、無法給予自己肯定。

我不知道怎麼樣叫做夠好

七星山/台北

焦慮源於對未知的恐懼

我發現我的焦慮大部分來自於對未知的恐懼,通常有兩種類型:

  1. 我不願意面對的事情:面對待辦事項中的某件事情,覺得很麻煩,不知道怎麼著手,於是拖延症發作,一直往後延期。
  2. 我真的不知道的問題:有時候狀態不好,常常會忍不住在心中問自己:「你到底想要怎樣??」,這個瞬間其實挫折感很重,自己知道沒有人能替你回答這個問題,但自己也找不到答案。

面對這些焦慮來源,我常常選擇忽視它,看看搞笑影片、做一些能累積成就感的事情,但問題沒解決,焦慮感仍然緩緩地累積。

好好的思考一件事情

前陣子在看 Cal Newport 的「深度工作力」,試著在三十分鐘的通勤時間中,把手機收起來,什麼也不做。 試了幾天,意外發現自己的焦慮似乎緩解了。

我有多久沒有好好思考一件事情了?

還記得小時候,常北上探望阿公阿嬤,從雲林到台北的路程大約需要三小時半,在沒有手機的時代,這段旅程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看著窗外做白日夢。

國小時最痛苦的時光就是午休時間,毫無睡意卻要趴在桌上30分鐘,那時就是看著窗外的樹葉,胡思亂想。

自從有了手機後,無聊時打開手機就能找到新的刺激,我發現我已經好久沒有花一段連續時間思考一件事情了。

文化中心 / 高雄

該如何透過思考緩解焦慮?

我整理了三個重點:

一、 認清「轉移」與「處理」是不一樣的

面對焦慮時,我最常做的事情:「好煩喔!先來看個 Youtube 好了~」、「這件事情好麻煩,不然我來做點別的事情,晚點再來想想」。

人的大腦很容易陷入一種生產力假象:「頻繁切換任務時,大腦會誤認為自己是很有產值的」。

然而當你再次回到「讓你焦慮的事情」時,容易出現幾種情況:

  • 時間越來越少,同樣的問題讓你壓力越來越大
  • 自己心裡開始出現譴責的聲音,造成自己對自己的不諒解

適當的轉移注意力,或許能夠找到更適合的狀態來思考,但一昧的處理其他事情,只是一種慢性中毒,你終歸是要面對的

二、在生活中刻意留下一段時間,讓自己好好思考

現在有太多事情值得我們投入注意力:網路、社群媒體、Podcast,如何在生活中留下一段時間不做任何事,成了我近期的一門功課。

坊間常看到許多商業書籍提倡「善用零碎的時間,通勤時間也能成長一百倍」之類的說法,這似乎背道而馳。

面對這段空白的時間,剛開始很不習慣,常會下意識地掏出口袋中的手機,但只要靠意志力撐過這段時間,將會發現意識會開始漂流,就像做白日夢一樣,會突然想到一些好久沒想過的事情。

三、透過這段時間,撥開對未知的恐懼

  • 我不願意面對的問題

有些事情需要處理,因為很麻煩,一直不願意處理。

面對這類型的問題,透過白日夢來「模擬」事情的進行,可以有效的緩解心理壓力。

畢竟幻想並不麻煩,失敗了也不會損失什麼成本。在心中想像事情最好和最糟的樣子,經過梳理後,有時會發現事情其實沒有那麼麻煩。

真正造成困擾的不見得是事情本身,而是遲遲不願啟動的自己

  • 我真的不知道的問題

有些問題困擾著自己,卻難以找到原因,例如我到底在追求什麼?

需要一段時間好好跟自己對話,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尋找答案。

對我來說,最簡單的方式: 一直問為什麼?

為什麼不快樂? 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

為什麼覺得自己不夠好? 因為覺得其他人在 xx 層面都很棒

為什麼這樣會讓你覺得不夠好? ...

持續的問自己問題,能夠慢慢釐清自己到底在想什麼。

當找到自己核心的問題後,會發現生活中的種種焦慮,其實可能只是因為一兩件事情造成的煩心而已。

主動留一點時間給自己思考

上台北後,自己的步調好像也變得緊湊起來,生活中好像一定要塞滿一些事情才叫充實,所以在捷運上要聽 Podcast 、等紅燈時要回覆訊息。

好像生活中不能留下一點空白,否則就是虛度光陰。

留點時間給自己,什麼都不要安排,讓自己做個白日夢,跟自己說說話。

有時候會找回真正重要的事情。

--

--

吳明倫 MingLun Wu
吳明倫 MingLun Wu

Written by 吳明倫 MingLun Wu

筆記控 / 攝影者 / Data Engineer | 希望能靠著筆記提升忽高忽低的生產力 | 技術筆記 @ minglunwu.com

Responses (1)